• 2023-11-15

   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,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中,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,如氮、磷、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,从非特定的地域,通过地表径流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的过程。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以下特征:

  • 2023-10-16

   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农资的重要组成部分,肥效具有速效性,不仅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,还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。但在农业生产中也出现了过度施用化肥的现象。长期或过量的施用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,造成土壤板结、环境污染、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。因此,化肥减量势在必行。

  • 2023-09-15

    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,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用重大,但不科学、不合理使用也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。2015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全国农药使用量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,“十三五”期间年均农药使用量(折百量,下同)27万吨、比“十二五”期间减少9.4%,2021年农药使用量24.8万吨、比2015年减少16.8%;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%、比2015年提高23个百分点;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

  • 2023-08-18

    国务院各部门在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中明确表明了行动目标,即“到2025年,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,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,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新增完成8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%,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;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,主要农作物化肥、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%,农膜回收率达到85%;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%以上”。[1]为了达成上述目标,既要注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,也要重视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。一般认为,农村生活污染包括农村居

  • 2023-07-19

    农业农村污染是一个区域环境问题,其包含两部分,一部分是农村生活废水与垃圾造成的污染(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),另一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(农业面源污染)[2]。

  • 2023-06-20

    人工湿地对SS、CODCr、BOD5及细菌的去除率可达90%以上,但氮、磷的去除率接近50%,为60%-86%,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。采用电解的方法强化处理低碳氮比的污水,结果显示,电解强化技术对系统TN、氨氮、TP的去除率有明显提高,分别可达82.10%、88.30%、87.74%;采用电解强化-三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,接种污泥来自合肥市望塘城市污水处理厂